信息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在线客服| 入网须知| 网员帮助| 广告须知| English| 泰达论坛

方红卫:自主品牌的“经济路线”策略不再适用

2014-09-05 23:13:52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字号:  

  9月6日~7日,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化改革与汽车强国战略”为主题,汇聚了100余位政府领导和企业领袖以及600余位国内外业界嘉宾,就“产业改革与政策取向”、“企业改革实践与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品牌经营与价值提升”等相关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本次论坛一如既往的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汇集各界精英共同探讨中国建设汽车强国的路径和突破口。以下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记者对陕汽集团董事长方红卫的采访实录:

  记者:自去年以来,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一直处于下降的局面,陕汽虽说与乘用车无关,但毕竟是自主品牌车企,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自主车企的高层领导,您对这一现象的深层含义必定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

  方红卫:过去,自主品牌汽车能持续快速的增长源于三个原因:第一,居民消费能力升级,首轮购车需求得到释放,带动整体汽车销量的井喷式增长。第二,价格比较经济,满足了相当一部分的用户购车需求。第三:产品的品质没有大问题。有合资对象的自主车企,多少都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所以自主研发的产品还是不错的。虽然和合资产品相比有差距,但价格便宜,用户能接受。总体来说,价格便宜、经济性是自主品牌车辆产品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知道,在任何行业的发展史中,价格不能成为可持续的竞争力。

  自2013 年 9 月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滑,原因同样是三个:第一,消费能力向更高阶段升级。过去很多买自主品牌车的用户,是受限于收入水平。现在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提高了,同样条件下肯定买合资车或者进口车;第二,合 资品牌价格下探。合资品牌不断向更低价的区间拓展产品线,直接突破了自主品牌的低价策略;第三,新的环境变化下用户需求和购买习惯发生颠覆性变化。过去买车,用户是到4S店听取销售人员的介绍和推荐。现在去店里的时候就已经一清二楚目标是看哪几个车、分别什么卖点、会有什么毛病,到店的目的变成了咨询价格、金融政策和试乘试驾。用户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有大量类似爱卡网这样的信息平台存在,大量同品牌用户聚集在一起谈论用车经历、修车经历、服务水平等等都非常详细。所以用户的购买更加理性,有更多更便捷的渠道获得真实的产品信息和使用反馈,在同等价位区间可选择的车型和品牌更多的前提下,用户对产品小问题、细节瑕疵、性能和品质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所以,目前自主品牌的“经济路线”策略不再适用,要能看到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切实贴合用户需求和驾驶习惯、品质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升级才能真正突围。

  自主商用车品牌的利好局面具体分析

  记者:您认为自主品牌商用车的利好局面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中国在商用车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优势?

  方红卫:您说的“利好”是与乘用车相比而言的吧,这个状态也是相对的。从数字来看,的确中国自主品牌的商用车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客户购买的用途和需求不同。

  乘用车用户购车是消费用途,看重的除了最基本的安全和服务之外,更加追求驾驶体验、外观、舒适、颜色、操控性、生活或者娱乐功能等等,对于售价和油耗则根据消费能力因人而异。

  但是商用车则不同,用户购车是生产资料,用来跑生意、拉货赚钱的。购买决策因素是投入产出比、产品性能、售后服务和增值服务。

  中国商用车用户的用车环境也就是经营环境,我们说工况,与国外的情况差别很大–包含政策法规、行业发展阶段、具体国情、商业规则、社会文化等等。国外商用车企业对中国用户和市场的了解深刻程度是不及自主商用车企的,所以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更加适用于绝大多数客户的实际工况,而国外车企产品适用的用户群里是很小众的。

  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和趋势判断

  过去10年,中国商用车发展的最大驱动因素是法规升级(还有用户消费升级)。在2003、2005和2008年的三次重大拐点,都出现了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需求机会。商用车企业对本土客户的需求把握的较好,升级的机会抓的比较好,所以随着市场升级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未来的商用车企业–特别是中重卡行业,最大的驱动因素是物流产业的整合和升级,这也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物流效率提升、物流从业者的整合会导致车辆产品的性能需求提升、客户购买行为改变,对本土商用车企业而言又是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

  当物流客户开始整合,意味着较大规模的客户群体会增长,议价能力就会增长,需求更加复杂和个性化,资金实力也会增长。这样,客户对高性能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诉求变大,对于定制化的服务–特别是涉及客户运营全过程的深层服务需求变大。

  本轮产业升级的对策

  本土商用车产品性能和企业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相比国外企业差距还是较大的,是否能抓住这次产业升级的机会,保持“利好”的竞争地位,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塑造正向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产业融合,为客户设计和提供基于经营全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这一点是相比国外车企最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方面。

  记者:您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商用车领域是不是比乘用车发展更快?陕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战略规划?

  方红卫:新能源和汽车新能源是国家战略,对商用车和乘用车而言,是共同的趋势和方向,两个领域的企业走的步伐都很大。

  但商用车用户和乘用车用户的购车用途有本质区别,在中国工况环境下,商用车的天然气产品可能发展快些,乘用车的电动产品可能发展快些。另外,对商用车用户,替代能源所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明显,对用户的收益有直接的影响,所以用户接受的很快。另外,天然气商用车是直接为客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对国家政策没有依赖性。

  战略规划:坚持新能源技术领先战略,能将领先的技术迅速转化为适应市场的产品。

  一是要研究客户需求,技术的发展要靠市场拉动,重点研究物流行业客户对新能源车的差异化需求,做好现有产品细分与改进。

  二是要做好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的技术储备,同时掌握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技术。

  三是做好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服务方案。

  记者:您认为中国商用车在汽车强国过程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责任,陕汽在打造中国商用车品牌方面都有哪些宝贵经验?

  方红卫:品牌不是起个好名字,或者仅仅做宣传。品牌是由产品、技术、服务、客户口碑支撑的。首先要提高技术内涵,产品的性能要与国际水平相当,服务品质要能创造新的客户价值,这样,品牌的美誉度才能逐步提高,品牌才会真正的建立起来。

  陕汽一贯坚持自主品牌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刻提醒自己“知变、应变、求变”。对客户、市场、产业环境的发展保持高度的敏感,顺势而为,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陕汽在以下方面有一些积累:第一,对于发展上下同欲,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第二,形成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突出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第三,面临产业升级机会,战略清晰,创新商业模式。第四,国际市场的发展行业领先。第五,持续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与机制创新。第六,不断创新内部培养方式并结合外部引进,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管理团队和骨干人才团队。

查公告,找数据,看资讯尽在信息网移动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安装移动客户端

您也可以直接【点击这里】进入APP下载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