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入网须知|广告须知|在线客服|网站地图|网上提交|网上注销|English

 首页 >> 2012经济转型与汽车产业变革
朱华荣:差异化竞争 逐步打造精品意识

  8月31日~9月2日,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在“经济转型与汽车产业变革”的年度主题下,来自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多元化的会议模式展开深入的讨论。

  长安汽车(微博)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认为,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理解就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来形成自己不同的创新文化,引领科技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DNA,同时要逐步打造精品意识,特别是现在我们自主品牌要研究差异化竞争,要打造差异化竞争,科技发展是保障,要差异化的竞争,就要有差异化的创新,差异化创新就是在不同技术领域里发展重点有所不同。

  以下是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论坛演讲:

  尊敬的何光远部长、小虞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很高兴站在这里和大家研讨关于自主创新的有关议题,在这里我有五个方面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就是对自主创新的再认识,我们曾经有一段波澜壮阔的山寨版,这一段历史我想也没有什么值得评论不对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歧义,其实任何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里都有这样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尊重知识产权到尊重知识产权的过程,我们也曾经认为只要我们不抄袭,或者不简单的抄袭就是自主创新,很显然,当我们今天的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之后,市场的竞争已如此激烈之时,我们必须要研究和思考未来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生存的空间在哪里,所以我们不能  总跟在别人的后面走,这样形不成自己独特的、差异化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理解就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来形成自己不同的创新文化,引领科技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DNA,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我们可以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我们当前正在探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得到一系列的启示,那就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是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我们来研讨一下自主创新的根源:

  创新的文化是核心,创新文化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战略、动力,那么你很难去主动思考、研究我的未来怎么进行,我这里举个例子,长安五年前在考虑一个车型,CX20,当时争议很大,但当时我们说,还是要走和现有车型有区别的不同车型,要在这个市场上尝试,当时这个车型有争议,很可能失败,但我们说,试一试,失败了也没关系,很显然,今天来看,这个车型是成功的。

  另外,我们要逐步打造精品意识,特别是现在我们自主品牌要研究差异化竞争,要打造差异化竞争,科技发展是保障,要差异化的竞争,就要有差异化的创新,差异化创新就是在不同技术领域里发展重点有所不同,而不是均衡对于每个领域的投入,可能我投入的重点除了应用还得有自己的原创,这是对第一部分的认识,长安在这个过程里通过十多年时间有这么几点认识,一是要立足当前,另一个就是要着眼长远未来,要用战略的指导思想来研究我们的自主创新,或者是思想先行,我们把当前国际上汽车技术领域进行了逐项分解,认为有286项技术是我们要不断攻克的,长安在不断攻克(的过程中)把握了262项(技术),还有一些领域没有达到,在国际一流公认的领域里。

  这部分实际是跟随,要形成差异化竞争、跨越式发展或更进一步地站在世界汽车领域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认为还必须要有领先的技术,在动力、变速器底盘这一系列(技术上)领先,另外,我们必须要考虑未来十年后汽车上所应用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很多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到产品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现在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一般还处于跟随(阶段),这也是长安的做法。

  另一个是人才,人才是我们的基石,没有人才,特别是国际一流的人才,当然,我们一方面要培养本土的、自己的研发人才,但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要能够实现国际竞争,必须要快速引进一大批国际一流人才,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够给你带来快速的能力提升和水平提升,尽管长安做起这项工作很难,因为6000人的包袱不小,也很沉重,但长安从战略上认为必须要坚持,持续的打造下去。

  第三是投入,待会儿我也可以再做分析,尽管这几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投入已经很大,但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小,这几年长安是持续不断地投入,这是我前两天刚刚去重庆垫江,长安新投入20亿的试车厂,我看了,很震撼,所以用手机拍了张照,这几年我们的持续投入基本都在4-5%的比例上。

  第五个方面,技术是核心,我们(总结出了)五大开发能力,包括造型、结构设计、仿真等,加上项目管理能力,我们叫做“5+1”能力的提升,持续打造中国最强大、持续领先的研发能力,将此作为我们的目标,这是我们建立的一系列实验手段。

  由于在战略上我们要进行先进技术的研究,所以从组织上、形式上必须要有一套部门和组织实施完成,而企业大部分人员相当于要在一线打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八大高校先后建立了工程技术中心,包括清华大学、北理工、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而这八个工程中心每个工程中心都有我们研发的重点和规划,不是简单今天哪个教授说我们做什么开发,明天做什么开发,不是,我有很明确的定位方向,未来这个中心的发展就是往这个方向投入,另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管理由长安统一实施,而不是年初给个项目、课题,到了年底把论文一交,不是这样,长安按照我们的项目管理,持续、每周进行督促、检查。另外我们还利用一些海外资源、合作课题来完善。

  另外,我们认为管理是关键,利用长安的开发流程统筹管理,所有的研发,上至总裁,下至一般管理人员,连续两年国家几个部委评审,长安在汽车行业里得分处在首位,这是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当前汽车工业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质量上的差距大致上……十年前的差距大概是200,现在到了100,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的PPM值已经下降到了和国际品牌相差无几的状况,另外是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和突破,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不管是发动机的DCT、CVT,还有智能系统、车道偏离系统等,有的已经投放市场,有的已经在进行各种试验、验证中。

  第四方面就是在高效、节能、动力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步,包括长安最近点火的一款1.0发动机,声功率达到了88,先进水平可想而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处在产品结构、质量和售价、盈利低端的起步期,这是当前自主品牌最为尴尬的局面,有量,但均匀质量确实令人担忧,我们几乎都是处在低价区域,盈利能力、盈利水平和盈利空间都相当困难。另外,我们在技术上还是有一系列需要继续追赶的趋势,特别是我们要看到,可能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投入还不如一个(国际)公司的投入(多),我们在世界上排名的规模也很小,不在前十名里,前二十名,2010年的排名中也只有三位。

  来看自主品牌发展的问题,前不久的一次演讲中我也说到了,自主品牌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它和合资的增长率形成了剪刀差,合资品牌增长很快,自主品牌增长很慢,差距已经从10%到了20%,市场占有率也在进一步加大,另外它和合资企业的产品也有一定差距,比如在品牌、单车销售数量和价格方面,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平均每个车型有两倍的差距,一个3.3万辆,一个大概是6.6万辆,但别忘了,在中国是6.6万辆,但全世界它还在销售,我们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比例大概是10倍,一个平台、一个产品上有10倍的差距,自主品牌继续走低成本、低价的发展模式将会被颠覆,发展不下去。

  最后我想和大家探讨我们如何应对这个现状,一方面要将继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作为头等大事,汽车产业是集技术之大成者,从零部件、系统等各方面(都要提升),在此不细说,另外我刚才也讲了,一定要利用全球的技术,长安为什么要在国外建四个研发中心,我们认为在当前现实的情况下,这条路尽管很艰苦,但它可能来得更为实在和踏实。

  第二个方面,从行业要推进技术的联盟,企业间的合作和发展,我跟董扬会长也在报告这事儿,行业间的合作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了,小到一辆车的具体检测,两三家公司委托一家公司给我测一下竞争对手的车,每家出三分之一的钱,大到战略合作、战略合作,而中国目前企业间还没有开始这样的合作,尤其是战略性的合作,很可喜的是,最近在面临强烈竞争的情况下,有的企业觉得有必要联合起来一起合作,上下游的合作不必多说,还有跨领域的协同,包括通信产业、交通产业,另外就是从国家层面消费自主品牌的话题,我们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有点儿羞羞答答,其实没什么羞羞答答的,全世界的政府都一样,我们可以从韩国、美国、法国的政府(做法中看到),都是支持消费他们的民族资本和品牌,从国家、行业、媒体、消费者几位一体共同努力,我相信自主品牌没有理由不强大。

  另外就是从培育创新的土壤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从价值观、舆论、教育(等各方面),我在这里再补充一点,这确实需要比较长期的过程,刚才在和一些媒体交流的时候,苏波部长说到,支持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我觉得这不矛盾,金柑可能有一些结果和我们政府所期望的有差异,但我觉得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还是要坚定地练内功,首先要自己强,要提升品牌,要从质量服务这最基础的方面做起,另外就是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现在我们尽管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你还是只占20%,还有60%、70%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如果不走出去,你在整个全球的量仍然是小数。第二就是我刚才说的行业合作,这是生存之道,第三就是国家、媒体的支持、引导至为关键。

  我想,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打印文章】【保存此文章】【关闭窗口】【 发送给朋友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入网须知|广告须知|在线客服|网站地图|网上提交|网上注销|English

AutoInfo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介质擅自进行复制或镜像。
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反馈至info@catarc.ac.cn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成林道218号  信箱:天津市第59号信箱  邮编:300162 
信息资源:(022)84772803  合作热线:(022)84771204  传真:(022)24370547
网员热线:(022)84771576、84770772、84771242、84771240、84772752、84770883
津B2-2002008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2/09/10 1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