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新方案专题论坛二】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海:因湃电池安全实践与固态电池技术展望

2025-09-14 17:38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绿色化新方案专题论坛二:固态电池产业化与下一代电池技术布局”中,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海发表题为“因湃电池安全实践与固态电池技术展望”的演讲。

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俊海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的高兴给大家介绍我们因湃电池在安全领域以及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发展情况。

首先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因湃电池的情况,介绍一下,因湃电池,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动力+储能的电池企业,总投资109亿,在我们广州番禺区,规划产能是36GWh以上,目前已经建设了18GWh的电池产线,获得的荣誉大部分是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方面的荣誉。我们发展也非常快,我们应该算是电池的新势力,从24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到25年6月份,我们已经跻身纯电乘用车排名第6,已经配套了广汽旗下,包括埃安、传祺大部分的汽车品类。现在在8月份开始也对外销售,我们会成为一个对外销售的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整个市场情况,大家也看到,我们目前的整个的这个强劲的增长态势也不多说了。应该说我们动力电池有五大痛点,大家应该也知道,像续航里程,目前我们认为续航里程应该已经达到了我们日常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一般像磷酸铁锂电池都能做到600、700公里以上,日常出勤或者跨城际的交通都能解决,包括现在充电时间也快速的在缩短,我们现在做到10到30分钟充满整个电池,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平常就算跨城来出行的话,在服务区进行充电基本都可以满足半径六七百公里这样的一个覆盖范围。

另外动力电池的寿命,也大幅提升,像我们的磷酸铁锂电池,能够达到150万公里的这个寿命,电池价格这两年也是快速的在下降。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这种整车企业来的,我们整车企业,基本上每次有新车要发布的时候,首先就是电池先降价,不管你怎么样,先降价再说,因为电池就是一个显眼包。因为之前在2022年那段时间,碳酸锂价格达到60万一吨的时候,那个时候价格确实是很贵,到现在的话,其实已经减半了,现在到30%左右,应该说已经大幅下降了。所以这两年通过不断的内卷,电池价格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油水,反而像智能网联、组合驾驶辅助这一块还有成本下降空间。

所以这五大痛点里,除了安全我觉得四大痛点基本得到解决。安全为什么还是大家比较顾虑的,通过我们的这些调查研究,也可以看到,汽车安全也是日常消费者关注的最重要的点,出行各个方面中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现在我们新国标已经是发布了,大幅提升了对电池安全的要求标准,我们一开始说5分钟,现在已经是24小时以上,而且是不要失控不要出现着火爆炸的情况,包括底部的热失控报警方面。大幅提升安全标准,是不是我们安全就到此为止了,安全作为一个门槛就行了,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关注别的东西,比如电池的快充之类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安全还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新国标虽然是大幅提升了标准,但是它其实还是一个门槛而已,还是在一些特定的这个场景下做这个测试,能够通过也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组合驾驶辅助的极端场景,还是有很多电池在更严苛的场景下能不能保证安全,这也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场景不断涌现,我们要做低空出行,可能固态电池要进行搭载可能会更好,低空飞行也好,人形机器人也好,这些对安全要求就更高了。你想我们在车上安全出问题还可以靠边停一下,人可以出来,飞在天空的时候出了安全问题就更危险。人形机器人进到家庭的话,比如说着火了,或者冒烟都不行,安全性需要更高,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们也谈谈因湃电池方面的安全实践。

因湃电池从我们诞生之日起就把安全刻到DNA里,我们202年就发布了我们弹匣电池1.0,这个电池当时起这个名字就是一种安全技术,就像子弹一样安全,是当时行业首次实现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的,而且是提前5年满足了新国标的要求。包括弹匣2.0,实现了电池整包不起火。而且我们已经装备超过100万台车,目前没有一起自燃现象。我们总体的思路一个是本征安全,基于本征安全的提升,被动安全的强化,以及我们的主动安全防控,从设计、制程和智能运营三大方面来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

从设计方面来考虑,我们主要是从材料、电芯的设计等方面,多维度的进行设计,另外就是在选材方面,精挑细选。刚才提到制程很关键,异物、毛刺、精度这方面是安全风险,会导致我们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根源上杜绝热失控的问题。

另外就是通过我们的运营安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化+AI底座,实现研产供销全面数据拉通,实时监控快速响应市场,我们把这个数据底座做好,数据中台做好,可以通过市场的信息快速反映到我们研发以及我们制造平台,进行追溯,进行快速的响应与改善,这样实现我们整个的生产的效率,以及安全方面的应用。

另外在新国标基础上,我们会制定更为严苛的安全验证的项目,我们有14项以上的电芯层级安全验证。

我们也持续改善液态电池的安全性能,因为刚才也说到,全固态电池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大规模的量产,液态电池其实也还是需要不断的提升安全性的,我们因湃在包括隔膜、激流体等方面不断的去提升,来提升整个液态电池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布局下一代的安全技术,全固态方面的安全技术,我们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固态电池的开发进展。刚才前面几个嘉宾也说了很多,全固态电池有很多的本征安全,它比液态电池的话会高一些。我们也是在积极布局,开发400Wh每公斤以上的固态电解质包括硫化物电解质,这也是我们主流的开发方向,多元复合我们认为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因湃是基于硫化物多元复合路线为主,同步开展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开发,重点围绕的是我们高密容量、正负极、高性能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成膜技术,固固界面的改善技术以及技术攻关,这是我们推进的思路。

另外我们在高容量正极、高容量的低膨胀负极、固态电解质的材质还有成膜方面,性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比如说我们电导率方面,就达到了89%这样的一个水平,比如我们的这个高容量低膨胀负极达到了膨胀率30%的水平,这也是我们在关键工艺与技术上实现的突破。通过实现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我们完成大尺寸的多层级圆形电池的开发,达到400Wh每公斤的这个水平。

接下来我们也会开发高韧性织密的复合电解质膜技术,和高稳定性正极材料改性技术,来持续提升安全水平,包括刚才说的电解质膜是200度下没有热收缩,机械强度相比传统隔膜提升10倍,高稳定性的正极材料改性技术,正极侧的热稳定性提升5%。

另外我们这个全固态电池可以实现穿钉、裁切等机械滥用条件下不发生失控,200度热箱调节下,30分钟无热失控,来打造超高本征安全电池,彻底解决用户的安全焦虑。

现在我们AI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应该说我觉得电池的技术发展,主要是靠材料,材料的这个发展,AI介入至关重要。AI的深度学习模型,我们对这种电解质也好,对正负极材料也好,是能加速整个开发过程的,我们现在也在采用AI技术进行开发。

另外我们在关键材料电芯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和装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难点。

未来我们将围绕三大领域,一个是材料开发,一个是电芯的设计制造,一个是系统集成和验证,这三方面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努力。

最后是一个意见与建议,刚才也说到标准,跟王芳首席科学家也聊到我们下一步在电池方面的安全标准有什么样的推动。说年底会有新的指南出来,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不成熟的建议,其实我们整车有的碰撞是五星级的碰撞标准,每星级的碰撞要求不一样,我们电池是不是也类似整车碰撞一样出一个五星级的标准,这样的话可以推动整个电池在安全方面的不断的提升,能够引领整个行业不要只是讲成本,我们应该是要讲安全,讲技术。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泰达汽车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http://www.autoinfo.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