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在泰达汽车论坛开幕大会上发言

2025-09-17 08:22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3日“开幕大会:改革创新再深化‘十五五’汽车产业政策与愿景展望”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发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郭守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与业界同仁一道,共商汽车产业发展大计。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党中央开展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凝聚各方力量、优化政策举措,推动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我们扩大市场消费,优化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政策,组织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2531.3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3143.6万辆,首次突破3000万辆。我们加大创新支持,开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支持行业企业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动力电池寿命提升40%、充电速率提升3倍,大算力芯片、半固态电池等实现装车应用,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我们健全标准体系,发布标准548项、立项标准560项,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牵头制定全球技术法规9项、发布国际标准18项,推动35项标准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引用,有力促进了国际合作。我们持续优化配套环境,实施县域充换电基础设施补短板试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充电设施基本实现“县县全覆盖”,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3.5万多公里,使用环境日趋完善。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汽车产业国际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我们深刻体会,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相关部门和地方的齐心协力、主动作为,更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攻坚克难、艰苦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增添新动力。这是对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肯定。

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从国际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既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给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困难。从国内看,高端制程大算力芯片、基础软件等方面还有短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支撑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但综合研判,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向不会变,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客观规律不会变,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政策举措,扎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评估,研究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下一阶段发展目标、部署重点任务、优化保障措施,引领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攻关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高端装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三是促进汽车消费。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扩大市场消费。

四是完善管理体系。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开展集团化管理试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远近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探索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支持中外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安全风险,加快碳足迹等国际标准互认,积极为行业企业海外布局发展创造条件。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泰达论坛已在天津举办21届,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交流思想、凝聚共识、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携手开创汽车产业“十五五”发展新局面,为汽车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泰达汽车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http://www.autoinfo.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