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琳: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先进技术与服务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5-09-12 16:07:41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字号:大 中 小
特斯拉在中国的十三亿人口当中还是有非常多的人还不太明白特斯拉意味着什么,或者说电动车意味着什么,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推广电动车确实需要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下面我们想就产品和服务讲一讲怎样的电动车能够满足消费者推动市场向前发展。
简单来说,马斯克并不是一个从商业利益出发的企业家,更倾向于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所以他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推动全人类的交通向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在他看来化石能源的消耗是我们整个地球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交通活动对于化石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日益增长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让我们的交通变得不再只依赖化石能源,可能是挽救危机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这是他创办特斯拉的初衷,而且我们一直也是沿着这个目标在往前走。
说到帮助人类的交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中国一定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无论是市场还是实现目标的区域,大家知道中国交通的需求可能是目前全世界增长最快的,中国的机动车尤其是私人购买的乘用车的增长比例在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所以,我们在中国确实也是希望能够推动中国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我们会持续创新提出,提供最安全的产品给大家,同时做最完备的解决方案和配套服务,另外为用户创造比较好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超越传统汽车售后服务带给大家的体验,同时我们希望在整个中国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这个行业,有一个更大的产业生态圈,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说到电动车,不能不讲技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电动车能够推动它的发展最核心的就是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进步,那电机、电池、电控是电动车核心的三个零部件,可能我不用太多解释,因为后面还有细节,基本上电动车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底盘部分是放电池的,电机是大家在后面看到的后轮上一个比较小的电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引擎,现在我们的D系列是前后各有一个电机,因此能够实现每一个轮子可以独立操纵,操控性更好,加速能够达到零到百公里,在实验室里测过三秒以内,应该是全世界量产的四门轿跑车里面加速最快的。
互联网+在中国炒得很热,车和互联网究竟该怎么连接和融合是一个特别热的话题。有些人说特斯拉相当于在一个大汽车上装了一个IPAD,这是你看到的现象,但是内在是一个完全基因不同的产品。无论是内在结构还是整个车的设计和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核心来讲其实它是通过机电的整合使机械系统和电子的控制系统完全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目前为止MODEL S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实现车联网企业的车,软件的更新也是通过下载带给大家的。
电动车说起来,环保节能是最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交通产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车除了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把你从这里运到那里,然后越来越舒服和安全、易操作之外,它的功能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实际上好比电话,以前大家就是用来打电话,但是有了智能手机之后,电话已经变成了一个娱乐工具、学习工具甚至工作工具,车其实在未来也有这个可能性承担这样的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它的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智能化产品,所以电动汽车其实是最容易去推动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因为本质上是一个电子产品,所以它的绝大部分的软件升级以及各种硬件软件的操纵都可以更倾向于电子产品的工作方式,所以无论是升级换代还是不断提升它的产品的演艺都更加容易。
我们的车随时都会保持互联网连接状态,有WIFI会自动连接,没有的话会有3G、4G的卡内置在其中。隔一段时间会有软件的更新包发送,在合适的时间点一下就会自动更新。说一个比较简单的比方,不一定恰当,买一辆汽油车,明年它不一定是最新款,如果想把它升级更新到最新款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太可能。但是电动车尤其是特斯拉的车在软件控制方面都保持所有的车在一个控制状态,对于软件的操纵性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让车过时的时间会延长很多。
另外在手机上都有APP可以远程控制,在这上面可以实现很多的功能,远程控制你的车,知道它在哪里。另外自动驾驶也会大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话题,这应该也是未来的趋势。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7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人不当操作而引起的。自动驾驶通过车身360度传感以及我们对车的控制,它一定会比人的操作更加可靠。所以自动驾驶在电动车上也是更加容易去实现的。目前我们的车在美国高速公路上其实已经可以实现一部分自动驾驶的功能,我在美国也试过,开到高速上真的可以双手不用去扶方向盘,它会自动跟车,而且你可以选择非常激进的模式,它就会超车,如果你不赶时间选择一个比较舒服的模式,它就会自动跟着道路去走。所以大家未来在驾驶这件事上会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特斯拉的双电机,上面红色的部位是电机所在的地方,第一代有一个电机在后面,现在我们有了一个D的产品,加了一个小电机,速度会更快,操作性也会更强。
同时我们有GPS座标记忆功能,MODEL S是一个轿跑车,它的底盘比较低,但我们其实是有底盘升降功能的,当你开到一个路况不好的地方可以把底盘升起来,最高的时候可以升到类似于商用车的高度,它会记忆,然后会自动升到相应的高度,所以这是GPS座标记忆的功能,所以类似的设计在这些方面会非常多,您可能需要体验才能真正体验到,而且未来会不断的有智能化的设计出来。
主动变速巡航也是一样的,这是自动驾驶的一些功能,它会自动的进入车库并寻找哪一个车位可以停车。而且我们还在研发它进去之后充电枪会自动插入需要充电的口里面。大家可能在网上都看过,这个功能已经在实验室实现了。
这是一个温度预设,比如夏天很热的时候用APP可以在出门前的十分钟让空调开启,这样它就不会那么热。另外如果你把车借给你的朋友,你可以设定一个待客模式,这样他就看不到你车里面的很多问题,比如它的速度会限定在安全的速度,另外我们车说有GPS记忆,你到过所有的地方他看不到。其实有相当多人性化的智能设计。
这是空中升级和诊断,当你有问题的时候,比方说如果你的车有一些碰撞或者是你的车哪些地方有问题,你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的客服人员可以远程看到这个车有什么问题,绝大部分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电话当中告诉你应该怎么操作就可以结果。
大家都知道车可能最重要的一个或者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一定要安全,一定要给消费者最好的保护,所以电动车应该说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因为它在设计方面的基因决定了它可以做很多的提升和改造。我们的车目前在欧洲和美国都是通过了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的五星级评级,而且我们上个月做的评测当中,100分满分我们得了103分,之所以会爆表,是因为公路安全管理局当时在官网上说的一段话,是之前评测的标准是按照汽油标准设定的,但是特斯拉远远超过了他们设定的数字,所以最后得分超出了满分。所以他们当时说可能需要针对电动车来考虑一个重新的设计标准。
这些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去看一看,美国和欧洲的测试,他们都会把测试过程当中的各种碰撞以及翻滚的录像公布出来,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作为电动车,无论是正面冲撞还是翻滚,还是各式对人的保护,确实有比较大的优势。
讲一讲翻滚测试,以美国数据为例,在交通事故当中,真正致人死亡或重伤,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发生了翻滚。假如这个车能够降低发生翻滚的概率,实际上对人的保护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在我们的测试当中,有非常显著的翻滚率的发生的降低,因为特斯拉的车电池是平铺在底盘上的,所以它的重心非常均衡,而且无论是正面、侧面还是前后的碰撞,它发生翻滚的比例可能比传统的发动机在前面的汽油车要低很多。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的电池,因为电动车大家最担心的是电池安全,这个很正常,因为电池是一个新生事物。特斯拉在研发当中最重要的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电池是一个个小电池,如果你是一个个小电池,那电池发生集体的大故障概率就会比较低。另外我们的每一个电池都有自己独立的控制系统和温度保护系统,所以当你发生碰撞的时候,每一块电池如果发生问题,它不会影响到其他周围的小电池,一共有8000块这样的小电池在车里面。而且我们有一个独特的技术是这一块电池如果温度和气体聚集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体系把它倒出车外,就不会影响到周边的电池。因此我们的车其实事故率或者说出现事故之后的起火燃烧的几率应该是比汽油车要低很多的。
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的车主也发生过一些比较大的事故,但是没有任何一例电池受到伤害,即使发生非常大的碰撞,电池也是完好的。
因为特斯拉电池在底部,而中国路况不是很均衡,大家会担心如果有石头会不会把底盘穿透使电池受损,这个担心很合理,我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车下面有三块车甲护底,碰到任何的自然界可以产生的物体都会把它压碎,然后有一个导流板到车的两侧。
另外我们在中国提供电池电机电控八年不计里程的质保。
最后我讲一下充电,刚才很多专家都提到充电,特斯拉从北京的周边以及长三角、珠三角超充是没有问题,从深圳开到哈尔滨也是没有问题,通过社会力量和政府的介入,充电问题很快会得到改善。
另外中国也在推充电的国标,预计今年年内公布,特斯拉也是积极做国标兼容的工作,今后我们的用国标充电桩还是其他客户用的充电桩,都不是困难的。
另外在中国2014年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宣布开放两百多项专利,新的专利我们也愿意向社会开放,欢迎更多的零部件或者整车按去制造新能源汽车,我们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产业。目前全球已经行驶16亿公里,节省1.7亿升燃油,在中国行驶4500万公里,节省543万升的汽油,希望大家未来一起为这个数字做一些贡献。
中国零部件采购去年是2.5亿美金,今年会翻倍到5亿美金左右,未来会不断上升,所以希望积极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向电气化转型,很多供应商都是把专利给他并指导他们怎么提供合适的零部件,我觉得这个也是中国很多企业未来的机会和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