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进军:透过流通看市场
2015-09-13 12:01:34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字号:大 中 小
各位来宾,大家好!按照会议的要求,让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汽车流通环节的一些情况。我演讲的题目就叫做《透过流通看市场》,大家过去可能看市场是透过宏观经济、工业生产,今天我想讲的是透过流通看市场,这里可能会讲到几个方面。
第一是流行业怎么看待当前市场以及对未来市场的一个认识,然后我来介绍一下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
首先进入新时期以来,汽车增长大起大落,尤其是 2011年我们的汽车增长大大低于GDP,我们再看第二张图,刚才任所长也做了介绍,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一个是它的总额的消费的增长率,还有就是我们汽车零售在中间的一个增长情况。
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这个图很怪,前面是从2000年一直到2011年,始终是按年份的,从后面我就按照月份了,所以这个图看起来比较怪。但是也可以看到一点,就是2011年我涂了一个红,同样它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值。也就是在2011年以前我们汽车零售业是在拉动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进入2011年以来是在拖它的后腿。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张图,这个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库存方面做的,一个是库存预警,一个是库存系数。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多讲,我们这个库存预警实际上不是库存,而是从市场需求、4S店的集客、成交水平和经营状况等五个维度用于PMI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横线,左边的竖向图是50%,我们可以看到,流通线到了今年8月1号协会发布的时候,它已经低于了50%。低于50%说明50%是一个流通线,低于50%说明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扩张阶段。
还有一个横的图就是库存系数,大家知道,我们的库存系数和库存的预警指数图形走势基本是相符的,我们说到今年的汽车市场,在座生产企业大家可能感觉到非常寒冷,其实从经销商的角度看,2014年下半年乃至今年的第一季度,是感觉到最寒冷的时节。进入二季度,其实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市场有所回升,具体的反映就是库存在下降。
所以一会儿我可能会讲到未来的市场可能最能反映市场的可能是通过流通的环节,就好比过去我们说过一句话叫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的流通环节相当于一只鸭子,刚才任所长介绍到,进入到五、六月份,我们的市场也在回暖,所以我希望大家更关注我们的流通行业。说到这儿,通过这些图表以及大家都知道,我们经销商近两年以来库存高起,价格战惨烈,盈利水平在下降,我们得出了一个对市场的判断,也就是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了,换句话说,以产品为导向的市场逐步在转向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
同时,我们在这个市场下面有三个基本的认识。第一,我们认为买方市场才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在卖方市场下何来成熟?第二,买方市场与增长率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结论无法用数字说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市场,美国市场早就进入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但是从2010年到2011年乃至到2015年,市场增长非常强劲,已经进入了两位数。
其实这就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的市场成熟度与增长率没有太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大家不要悲观,不要认为买方市场就是低增长,不应该是这样。
同时最后我们认为,在买方市场形成的时候,流通环节的作用会凸显。刚才可能是时间问题没有多介绍,实际上今年八月份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若干个在流通方面的一些政策,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流通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在日益增强,所以说包括汽车领域里面也可以看到,2014年经销商抱团和厂家要钱,这个在过去没有过的,由于库存的高起,价格战的惨烈,经销商的亏损面在扩大,同时流通行业生意也在凸显。
我们行业在二季度已经感觉在有所回暖,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大概有18家经销商已经分别在香港、国内的A股登陆资本市场,通过上半年的年报我们也能看的出来,比去年同期利润下降,但是比去年下半年环比有所回升,库存的量比年初有所下降,这反映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也就是我们认为通过数据看,可能市场已经从底慢慢向上走。
所以说我们说买方市场有这么三个特点,同时我们也认为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汽车市场的矛盾就是产能释放过度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这么一对矛盾,大家可能看到了,我叫做汽车产能释放过度,我并没有说汽车产能过度,但是同时我也说到了需求相对不足,是相对什么呢?是相对产能的释放过度,中国的汽车市场我相信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由于供求关系失衡,所以说这个矛盾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要面临的,我们在座的很多汽车人以至于我们前辈的汽车人为之奋斗的,我们扩大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时代过去了,今天进入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要共同努力。
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我觉得大家可能很奇怪,觉得未来市场一般人判断都是增长多少,是两位数增长还是一位数增长,还是零增长还是负增长,我以为这些事情交给研究机构做,如果从行业角度讲,如果保持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应该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新增+置换,我们的市场已经明显的显示出来了成熟汽车市场的特征,那就是新增+置换,今天我们如何能够提高二手车交易对于新车销售的贡献度,这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
第二就是互联网的技术以及我们的金融,我说到了金融,我们今天的金融对消费者的渗透率还是比较低的,我说的低是跟国外成熟市场比,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第三就是互联网的技术今天时间的问题,不能多讲。
第四就是今天一直谈论就是新能源汽车,再有如何加大报废更新的力度。
第五就是开拓农村市场。
时间的关系不能够展开,如果能从五个方面大家共同努力,可能比短期一些刺激政策好的多。
再介绍一下我们行业的一些情况,这是一个2014年年度的汽车流通行业的百强发布表格,从表格能够看出来,我们营收在减少,我们的整车销售增速也在减少,4S店的数量增加率也在减少。同时经销商的毛利率、净利润,以及资产收益率都在下降。
同时反映了几个整体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经销商在被全国化,大家可能不明白,其实我们很多经销商都来自于某一个城市,某一个区域,但是由于这些年发展,我们的生产企业看到有些经销商做的比较好,不愿意经销商在这个地方长大,所以就给你另外一个区域,不断给你新的区域,让你不断的帮它卖车,你最后被跨区域,最后变成被全国化,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今年经销商集团还仅仅是4S店的叠加,并没有形成核心的业务。
第三个特征就是大家都知道经销商的亏损面在不断的扩大,我说的是新车,二手车其实也是,我们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到今天还是一个碎片化,当然由于碎片化,由于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大量的资本在进入这个领域。
同时在这个领域里面,由于消费者的千家万户的车子以及经营主体碎片化,因此互联网技术在这里大有可为,因此在这个领域里面凸显出了非常非常多的,以互联网基因为代表的一些新的经营主体方兴未艾。
再说一说售后服务市场,售后服务市场我曾在消费者2010年消费论坛讲过,今天的后市场消费者抱怨有两个亿,第一个是4S店品质好价格贵,但是街边店,或者叫做非授权体系价格便宜,但是品质很难以保障。所以说这是消费者的纠结,当然进入了今天这个市场,市场的门在打开,主体多元化的情况在形成,大量的资本也在涌进,我觉得未来市场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一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消费者有多样的选择,消费者会被当上帝一样的宠爱。
说到刚才前面主持人说到的,今天厂商关系不断在恶化,如果我们要看到行业的未来,看到汽车市场的未来,我们就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厂商关系,什么关系?和谐共赢。所以说我觉得谈到未来,首先我们要认清,就是要和生产厂、经销商大家捆在一起,和谐共赢,这里面我们也建议生产企业从几个方面做一个调整。
第一过去沿用按计划安排生产的方式应该适度调整,按照需求去生产。
第二就是我们的厂商之间要对库存达成共识,我们一直在说,什么是万恶之源,高库存就是万恶之源。高库存带来的是经销商的资金链有可能要断,经销商由于成本、资金问题而低价甩卖,最后造成库存全亏,万恶之源是高亏损,如何达成共识是我们要讨论的。
第三要讨论今天的定价体系,我们都可以看到,包括我们的豪华车今天打八折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说明我们的定价机制要调整。
最后就是我们今天的生产厂家对于经销商的商务政策,过去是以销量为目标,或者以KPI的考核,我们建议应该以消费者满意度为考核。
同时我们也说到在授权体系里面,我们的经销商首先也要调整观念,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政府部门出台更多的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通过优胜劣汰,很多人说经销商有多少倒闭,其实不是倒闭,其实是深度的调整,没有这种调整未来的市场就不可能凸显出来我们有实力能够真正为消费者服务的经销商,所以我们觉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如何树立我们的服务品牌,构建我们的百年老店,涉及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就是要拥抱互联网技术,打通线上线下,也就是今天俗称的O2O,这里面有很多案例,今天不展开。
再说二手车市场,我们需要大力培育经营主体。第二我们期待一些行业的政策突破,现在行业政策大家所提到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增值税的征收的方式要调整,第二个就是二手车的临时产权制度的建立,第三个就是限签,如果要考虑近期的政策,还不如让我们的二手车交易活跃起来,让二手车交易拉动新车的销售。
说到诚信体系建设,我们行业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诚信是最大的问题,而且我认为诚信的问题不是行业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我们从行业做起,从企业做起,企业的诚信有了,行业的诚信有了,社会的诚信就有了。
今天的后市场,我们的媒体朋友更多报导是4S店价格贵,其实我以为我们今天的售后服务市场实际上是两大问题,第一问题跟二手车一样是诚信问题,第二是品质问题,我们说厂家价格现在在下降,你再不降是不行的,供求关系决定你必须降,因此我认为诚信问题是重要的问题,品质问题是重要的问题。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就是我说到的包括诚信,包括我们的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