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改革
2016-09-03 17:26:05 来源:本站原创字号:大 中 小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处长 宣鸣:商业车险改革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保监会近一两年来推进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内容。今天,这个题目是会议安排之后我们做的一个命题作文,主要是围绕商车改革的思路和效果,就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跟大家进行汇报。
首先,解决大家的疑惑,为什么要改革?现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第二,改革改了什么?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目标、原则、政策选择等等。第三,从去年6月1号开始到今年6月30号为止第一阶段的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改革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用一些数据和大家进行汇报。第四,深化改革的下一步安排以及最终的工作展望。
我们推动商业车险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从国际上来看,自上世纪不管是美国、欧洲、澳洲还是近邻日本、韩国、台湾等等,纷纷掀起一股费率市场化的浪潮,至于费率为什么要管制?为什么要放开?这个也可以做一篇大的题目。但是从这个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从世界范围来看有这样一个趋势,车险的费率由行业制定或者由监管部门制定,逐步地向由保险公司自主制定转化,定价因子的选择就是什么样的车保费高、什么样的车保费低,这也是由政府管制逐渐向市场化运作来发展。
但是,这么一个市场化改革的工作从国际趋势来看只能叫正在进行时,还不能叫现在完成时。比如说美国若干个州,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州对于车险费率是严格管制的,因为不同的政策取向有各自的利弊,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策选择过程。
从国际保险市场改革发展的经验来看,改革前和改革后,也就是费率市场化之前和之后一般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就是保险或者说车险的产品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定价更趋精细化,保险的费率跟行业的成本以及保险标的风险更加匹配精准地对应。在澳洲一些国家,改革前超额承保利润改革之后就消失了。对于我国来说,这一轮改革实际上是延续了十年前或者十三年前曾经启动过的一次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从2011年开始社会或者舆论、社会公众对于车险行业提出了一些新的诉求,行业本身也长期苦于在低水平、无序化竞争这种环境当中很难转型升级。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行业提出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些方方面面力量推动下,保监会决定自2012年开始启动这么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准备工作。
在改革之前是什么状况?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从人民银行管理保险行业开始,那个时候车险条款费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在保监会接手车险市场之后,也是保监会统颁条款费率,2002年底曾经启动过一轮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但是改革之后市场很快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状态,整个行业亏损、消费者投诉也比较多,所以到了2006年的时候,这个改革又走了一个相对回头的道路,整个市场上的车险产品集中到ABCD四套,但是每一套产品之间不管是条款的措词还是费率的水平差别都非常的细微,基本上可以认为改革之前我们的车险市场是一个高度统一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当中也发挥过一些良好的作用,比如说行业比较统一,消费者认为条款费率比较容易理解,恶性竞争的风险得到一定遏制,但是负面作用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是条款法律风险很大,不能适时的随着道路交通环境、司法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2011年曾经有一轮舆情风波就是各大媒体对高保低赔、无保不赔、家庭成员不赔等一些不能满足大家需求的问题提出质疑。
第二,在监管方面定位也不清晰。对于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保险企业,没有条款费率,经营产品的自主权必然会导致他转型升级没有动力,改革发展没有动力,同时也不会因为提高了对消费者的保护而获得行业或者本身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整个行业是在一种规模很大但是层次很低的这么一个水平上逐步地发展。
在2011年、2012年前后经过评估、反复的讨论,其实当时市场上两种声音都很大,一种认为行业就是应该统一规范标准化,另外一种就是认为行业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经过反复的评估和权衡,也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下,改革的方向目标原则最终得以确立,这是在当时发布的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改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另外一个工作方案当中确定了一些改革目标,比如说要提升行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使价格更加合理,刚才主持人提到大家对车险产品的保费负担、保障范围、服务都有一些诟病,所以如何使行业更加适应社会公众需求这是一个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改革路径选择上紧紧围绕三个方向。第一个是维护投保人保险的合法利益。第二个在统一市场的这么一个争论当中明确地定下来是以市场为导向。第三个原则是稳步审慎推进,根据一系列的国际比较研究,大家还是从中得到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休克式疗法和渐进式改革他们都有不同的后果,在国际市场上也都发生过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最后选择的改革途径不是一步到位,我们现在看到的市场不是改革之后已经完全实现的一个目标,它只是在长期的甚至六年、八年、十年的改革市场当中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这是改革的一个总体思路,从条款、费率、监管三个方面这是一个简单的概括,从条款方面来看将来理想中的车险市场应该有一系列的行业示范性条款也就是标准化的条款,大家不用仔细琢磨当中每一个字,应该基本了解日常买到的车险保什么关系,双方义务关系是怎样的标准化流程。
除了行业示范条款之外,对于小众的保险公司又能提供保障服务的一些风险需求以行业或者保险公司的创新型条款为补充,这一句话实际上也是参考了国际市场上车险发展的经验,不管是欧美还是台湾、日本,其实大家可以看到车险合同并不是一个五花八门、百花齐放的状态,因为每个合同涉及几千个字,实际上,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人从头到尾聘请法律顾问去琢磨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标准化相对统一的条款是更有助于消费者的一个选择。
在费率方面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行业的保费水平,因为保险本身就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的这么一个行业,只有大量发生了同质风险才可以提供稳定的赔付水平和风险分析基础,对于汽车来说,起码30万辆的承保数据才可以预估出未来的赔付水平。所以在整个行业层面建立车险信息平台,收集各个公司历年来的承保理赔数据,在大数的基础上可以给行业提供一个基本的、科学的定价的参考,防止个别公司的定价出现特别不合理的波动。
在行业基准纯风险保费基础上赋予自主权,逐步由市场决定费率的机制和监管方面这个就是要进一步完善非现场和现场的监管制度这个不多讲了。
改革的主要内容常见的一句话叫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放开前端就是以前由政府定价自主权放给公司。在行业基准保费方面,行业协会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是对保险行业承保一系列车型数据进行了一个标准化的处理,在这个层面,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国家或者行业基础工作的水平,其实是相当的弱,这么多年来的承保标的,不管是在汽车行业还是在保险行业还是在保险公司内部的不同环节和部门它对标的的命名、编码实际上都是不统一的,在行业层面如果要收集整理承保理赔数据,必须要给所有的标的就是车进行分类进行编码,在2014年年终的时候行业协会推出了车型名称标准化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车型的对18万款车进行了一个分类编码整理,对每一款车归集了二十多个基本的字段。
在归集车险基本特征和整车零整比的数据上,到2014年4月中国保险协会联合汽车维修业协会发布了整车配件零整比的报告,给消费者购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是将保险业历年积累的数据给大家提供一个反馈。
在行业提供费率参考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它是怎么定价的?现在也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车费率高、有的车费率低,为什么今年高明年低?在不同的分类当中有一些差异?在保险行业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保险公司他们一般采用的定价因子,分成从人因子和从车因子两大部分,每一类因子当中又有若干个维度,这个维度是根据保险公司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自主制定的。
比如说,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收集到客户是什么样的职业、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信用程度等等,他可以根据这一类的从人因子为不同的投保人或者车主拟定不同的价格,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很清楚地了解这个车型的风险,它的安全性、可维修性等等,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分类拟定不同的风险,这也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G28和宝马的基准保费或者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的保费是不一样的。
国际比较先进的保险公司,他们通常采用的定价因子,大家可以看到在国际上发达的公司对于车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不管是投保使用维修以及索赔历史都可以成为定价的参考,甚至道路风险在欧美一些国家如果大家居住在不同的小区相邻两个小区基准的车险保费就差好几百块钱,这个差异可能我们现在还难以接受,但是将来毕竟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保险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数字法则,在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新型的金融科技和手段都会对车险费率的拟定都会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前端越放开后端管的越紧,如果费率市场化以后,这个保险公司会不会重蹈2005年前后行业无序竞争、整体亏损的这么一个状态,这是配合前端改革在后端监管上采取的措施。
实施步骤。我们这次的车险改革不是休克式疗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到今年6月30号为止,第一阶段的改革基本完成了,大家可以看到改革前后除了细微的几个细处调整外,也开始体会到不同的风险对应不同的费率,不同的索赔历史对应不同的费率,不同的车型对应不同的费率,但是基本上费率水平在改革前后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这也是改革的目标,首先是平稳过渡。
下一步,费率科学化、精准化、精细化程度会逐步的加深,可能我们在座每一个投保人不同的车型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这个费率都是不一样的。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高度市场化的活力的这么一个车险市场。
这是改革试点的明显成效数据跟大家汇报一下,经过一年的改革试点,消费者从全国范围来看,单均保费去年买了保险今年买了保险单均保费同比下降大概7个多百分点,在人群分层上面绝大部分的消费者车险保费是下降的,对于高风险、高出险的消费者,刚才主持人提到80%的投保人贡献的保费就供10%-20%的高风险索赔被保险人消耗掉了,通过保费上的一些奖优罚劣措施对高风险人群施以拟定更高的保费,对低风险人群降低保费通过这么一个政策导向可以使车险的出险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从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1-7月全国车险保费将近4000亿水平,增速营改增以前是11个点,扣掉6个点的税之后目前增速是9个点,仍然是持续稳定增长,这一增长是在保障范围扩大、车均保费下降的基础上实现的,车险行业的承保效益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成本率是行业常用的承保效益的指标,两个点的承保微利。
在保险行业层面来看,公司的定价水平、服务能力在稳步提升的。外部正效应也比较明显,一个是车险的出险率大概下降20个百分点,为什么车险比较贵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事故频率有很大的关系。改革之后其实从改革切换前后第一位的数据就是这样的趋势,大家开车上路更审慎了,小额案件在索赔的时候可能更理性了。
下一步工作。除了目前第一阶段行业推出的这个综合型示范产品之外,行业协会目前已经发布了一个全面性的车险产品,也就是说除了违法犯罪不赔,除了不可保风险不赔,行车上路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不管自然灾害风险、碰撞风险还是责任风险将来都可能得到保险保障。
保险公司自主创新的一些产品也会逐步投放市场,在定价上面下半年开始还会逐步地扩大这个自主定价权的范围,将来大家可以看到在买车险的时候各个公司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投保人、不同的车型价格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我们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希望更好地满足车险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提升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更好地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同时也辅助汽车行业的安全性和可维修性的提高,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更美好的汽车生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