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团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 李万里
2016-09-03 18:47:42 来源:本站原创字号:大 中 小
[观察团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 李万里
李万里:今天你讲的三个观点都非常的好,我觉得非常的新颖,从很多新的角度切入来谈到现在汽车工业发展尤其是有代表性车型发展的特征,我看你这个题目因为最先看到这个题目是未来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与格局,我们就用这个题目我问一个问题,刚才主持人高主任也讲,中国汽车产业它的整车、新车发展的过程总要有一个预期,但是这个预期都是三千万辆左右的水平,这个指标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实际上从我们制造业来看我们速度逐渐下降了,但是实际上从整个的中国内部的汽车市场来看实际上是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是我们新车的发展逐渐地变慢,这个变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汽车市场的整个结构里面更新的量和新车购买和更新的量比例在逐渐的调整,当我们新车的增长量到了3500万辆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固定的时候是否已经是一个以新车购买为辅,以更新为主的这样一个时代就来临了,肯定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是不问这个结果。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发展过程,我们仍然是按照以新车的购车为主的这样一个市场发展,很多人说五年或者十年之后一定是到了一个新车逐渐平稳下来的过程,这个中间应该有三个过程,一个就是新车高速发展就是以新车购买为主的过程我们大概维持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转换的平衡点在哪?有人说去年就是转换点,我拿一个数据,有人说二手车的销售量已经和新车销售量去年一样了,当然指的是轿车,如果这个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点的话,你认为是哪一年?什么时候达到这个平衡点这是第二个小问题。
第三个小问题就是说我们是否说基本上新车到了3500万辆这个水平的时候就到了置换为主的这样一个阶段了?就是汽车市场你讲的发展趋势和格局怎么解释?想跟您讨论这个事。
徐长明:谈谈我们的看法。一般的来讲,到了饱和点,销量达到饱和点的时候基本上就一定是以更新为主了,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就基本上慢慢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格局了,但是它还会有很大的量在里面,我觉得饱和点3500万其实这个量。
李万里:一定要有一个点。
徐长明:对,3500万辆的点挡不住地,从我自己来看。但是现在官方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再上这么多的产能了,担心产能过剩,我自己观点应该怎么也有四千万至少,我有足够的信心可以保证中国有四千万的销量,这个销量在哪一年实现?这直接关系到新车还是二手车谁为主的那个点,这可以测算出来我现在一下在我脑子里面我们好像测过大概还是需要十年吧,至少。新车和二手车大概达到一样的时候至少还需要十年。
李万里:去年不是?
徐长明:不是不是,怎么也要有十年时间才有可能达到这个,新车还在走,这么斜着走,至少五年的旧车才会换,所以要稳定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相等,新车还在这样一个斜度向上走,二手车和新车还是有距离的。
李万里:没有了。
王都:我跟李秘书长有同样的感觉,首先他刚才说的四千万辆我很明确反对,为什么?因为咱们讲美国的保有量是成熟市场和中国差不多地大物博人多,人口没有咱们多,但是消费能力肯定比咱们强,稳定的没有那么大的,而且中国人换车时间比它长,美国人可能五年换,中国人我简单说就等他八年,中国可能八年才换,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是1500-1700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销售量,如果中国达到四千万辆我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灾难。两千万辆的销售量已经占到世界比例的很高了,所以我认为还是要低一点,这是我的观点,我跟长明探讨。
还有刚才长明讲的二手车的事情我们觉得因为肖处长也在,我们认为达到1:1就是说比如说咱们说三千万辆的销售量的时候二手车达到三千万辆确确实实需要大概比如八年、十年很难讲,但是差不多我们因为如果政府和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可能会短一点,但是时间差不多会需要这么长一个时间,五年之内到不了赶不上我不知道肖处同意不同意这个观点,五年很难赶上,我们预计五年可以到两千万辆的销售量二手车。
我想提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刚才长明讲了SUV现在的市场热点可能会慢慢退去。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经历了原来了MPV和SUV的高速增长之后,下一个点是什么?还有一个我是想有一个咱们基于这个题目市场的变革和消费的新趋势,因为我们也是做流通的,所以我想说什么时候咱们开会的时候未来的汽车市场谁决定的?是流通和消费决定的,什么时候讲消费者的需求怎么满足的,用什么方式知道的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怎么给我们反馈的?我们怎么满足的需求导致了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就是买方市场形成了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到这个时候,我们真正地从消费出发,而不是从生产出发,不是想我们怎么设计的产品,而是根据消费者来得到的这种最终的市场结果,是由于消费者,当然现在也是消费者的选择了,但是现在的选择还相对来讲我们认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什么时候消费者能够主动地选择在市场里面从容地选择,这是预测我们希望长明能够给我们预测这一点,而且我会把这点记下来,到时候找他算。谢谢!
徐长明:好几个问题。我回应一下,谈谈我的看法。先说中间这个问题,下一个车型可能会是什么?刚才其实我演讲里面有一张表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注意,按车身形式的百分比,从全世界来看三厢轿车比重高的国家大概第二个高的车型就是SUV,这两个合起来占到90%,基本就是这个比重了,就算有下一个车型也没有这么大的份额昙花一现,数据说明了两类,我国是第一类三厢轿车比重高的SUV比重也高,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这些国家很像,这些国家基本上再热的车型比重没有多少,我们正在研究,这是我们明年设计的一个联合研究课题,就要研究车身形式演变规律,我们发现了现象但是没有找到原因,明年我们把原因研究一下,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刚才你说的这个还是判断我们说四千万有足够信心的,但是这个大家自己去评判,我们做的这个百分比简单的推测日本1.3亿人口一年销售汽车600万,欧洲这些国家基本差不多这个比例,按日本比重最好算我们是13亿,它是1.3亿,它是600万辆,我们简单一乘就是六千,是吧?决定千人保有量的人口密度,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决定保有量,这是我们做的两次国际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们这样算我们不是四千万,是六千万,我们是打折算的保守估计,我们15亿人口将来也是四千万,我有足够信心,第三个什么问题?消费者?
王都:什么时候用流通和消费来决定市场,这与刚才李秘书长说的是一致的,其实他说的那个也是什么时候二手车多了其实就是变了,什么时候这个天由消费者和市场说了乱而不是主机厂说了算的这个时间?
徐长明:现在差不多应该是这样的时候了,已经是消费者,你要是开发的产品不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行了,前两年比如说这个产品是空白的,你做一款产品就有人要,现在几乎SUV这个上完之后几乎没有空白市场了,每个市场里面都有若干的产品在这儿竞争,大家现在再开发新产品都会对消费者做调研,都是依据消费者来做的,包括我们自主品牌,前两年是看这个车不错拆解然后仿制出来,那时没研究消费者,现在正向开发、正向设计,现在基本上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再开发产品。
李万里:你们两个人的观点我都不同意,既不是三千万也不是六千万,而可能是甚至于比三千万还低,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把汽车产业在整个社会大背景变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去讨论的话,我们很多专家现在在讲就是所谓的乘用车私人属性将来越来越弱化,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提高,汽车作为一个终端产品的这样一个性质将来会逐渐地变成一个我们普普通通的基础设施,甚至现在就是说如果是完全智能化的话,我什么时候要随时可以车在门口等着我,这时候有没有必要去买车?我有没有必要要一个车库,有没有必要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因此我看了国际智库的报告里面就讲了,他们预计和你们二位的估计都不一样,不是正增长,而是负增长。怎么看?
徐长明:这个我们今年还真是专门做了一次研究,专门研究李司长说的问题,就是汽车的分享、共享对保有量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次我们调研的结果至少未来十年之内影响微乎其微,大家还是想拥有一辆车,都想拥有,他可以去分享,今天可以不开车搭一个车走,但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家庭至少一家一辆车,只要有车位,一辆车是必须的,一辆车按三口之家算千人三千三百辆,地级市很难分享,我们做分享最多的是在中等大城市里面公交车比较发达怎么也要在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享相对好一点,这些地方本身停车位就不够,也不可能拥有太多的车,所以我们从结构的角度来讲能够做分享的地方本身的千人保有量也不会太高,像北上广千人三百多也就到头了,更多看小城市,目前来讲也许观念在变,过十年真的不想买,按照目前的来讲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