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与探索

2018-09-04 13:37:26 来源:本站原创字号:  

长安汽车智能化总工程师 张杰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领导大家上午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受到组委会的邀请,代表长安汽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智能汽车的发展和探索,分享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是智能驾驶对未来交通以及整个的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智能驾驶的发展瓶颈,第三谈一下长安的智能驾驶探索,最后是智能汽车的应用场景和落地时间。

  每年全球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关的事故,其中94%是跟人为相关,随着智能驾驶时代来临,不仅大大降低交通的安全事故,还会不同程度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发展智能驾驶已经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众所周知,共享出行从整个行业还是发展期,很关键的一点是线下运营成本非常高,智能驾驶车辆可以实现自动导航到指定区域,这个分时租赁用户取车,还车,降低了物流运输行业驾驶员成本高的问题。从相关的数据可以看到,在2025年的时候,我们会预测在美国,以美国为例,整个产业收益是262亿美元,通过利用生产率,减少交通事故,节省燃料、缓解交通等等一系列,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是一万亿美元,从上面三点来看,整个智能驾驶对于未来交通,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第二点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整个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和发展瓶颈。

  核心技术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我在哪儿,我周围有什么样的人,第二就是去哪儿和怎么去。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有三大系统进行支撑,主要是环境感知系统,决策控制系统,还有就是执行系统,环境感知实际上是智能驾驶眼睛和耳朵,当前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识别人和目标,像传感器就是雷达、GPS等等。决策系统是智能驾驶大脑,根据收到传感器信息,车辆状态信息进行目标选择,状态判断,衡量和纵向的控制,最后通过合理可靠的算法,最终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控制。如何做到对关键技术对于车辆进行稳定可靠的控制,这就要求L3以上,我们都要做到转向,在自动普遍存在的ESP。

  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瓶颈,其实瓶颈很多,我们第一看一下是激光雷达还有高精地图和定位,整个产业链定位还不是很成熟,以激光雷达为例,目前只有一家是已经量产,但是在奥迪A8测试当中也发现一些误报或者漏测的情况,从其他的厂家,像Google和百度,他们采用机械旋转雷达,这样的问题成本很高,随便一个雷达就是几十万。
依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如果在驾驶过程当中,驾驶员双手不摸方向盘是违法的行为,这个有待于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交通设施维护和智能驾驶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上一位演讲嘉宾也提到,在三四线城市包括道路不清晰,还有一些混乱,还有标记不统一,这个给智能驾驶普及都造成很大的困扰。

  人车共驾问题,昨天晚上和赵总讨论这个问题,人车共驾现在面临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什么情况下是属于驾驶员模式,什么情况下属于自动驾驶模式,对于接管提醒什么是比较可靠,老人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和刚毕业的提醒又是不一样,整个改变和控制都是需要深刻的研究。

  我相信各位专家都清楚,实际上现在是全新的东西,全球的厂商没有足够的经验,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研究,从我们现在的立场来说,我们更多是通过分析限定系统功能的边界,以及是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不断的去减少或者缩小未知不安全情景以及已知安全情景。随着联网车量不断增多,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已经受到大家的重视。

  接下来介绍一下长安在智能驾驶的探索,在第三次创新创业里面,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转型就是产品转型,产品转型是向智能化和新能源转型,智能驾驶是三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看一下现在智能驾驶发展现状。L3来说,目前已经锁定了技术路线,突破了一些多元异构传感算法,包括局部路径和规划算法,并转入量产开发。

  我们现在计划是2020年下半年上市,其实前几天重庆智博会也提到这一点,L4我们在整个智博会进行试运营,量产时间是2025年。刚刚说开发,其实我相信很多行业的人士关注开发,开发到底怎么样要看测试。说评价体系之外,从我们国内还有中美同步专用的车厂进行开发,去进一步的累计我们的测试数据。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认为智能驾驶汽车应用场景和落地时间,第一个是高速智能驾驶,关键这些路是比较结构化的道路,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车道不规则,还有石块对于整个驾驶造成危害。

  最后解决一公里的自动的泊车,以及方便取车的场景。最后一个场景是基于L4技术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在城区实现道路的共享出行。

  根据智能驾驶覆盖区域列了一个表,从这个表可以看到,L3的技术集中上市时间是在2020年到2021年,L4的大规模量是在2025年,以上就是我代表长安汽车给大家一个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