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首页-公告资讯-新产品公告-汽车统计-政策法规-专题分析-研究报告-摩托车统计-汽车新技术

陈玉忠:中国缺陷汽车产品管理

2013-09-11 14:14:50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中午好,非常荣幸今天在这跟大家一起就中国缺陷汽车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交流和共享。

前面赵主任和俞处长都讲了汽车大增,产品安全形势问题大增,今天简要就三个层面向各位专家朋友做一个介绍。

一是制度的概况;二是实施的情况;三是发展动向。

我们知道中国汽车产品安全问题其实在监管过程当中有三个层面,一个是市场前的管理,就是前市场有很多准入方式,第二个就是市场中进行管理,也有流通、经营、产品抽查管理。还有就是产品中管理,一个是召回,还有就是风险预计。召回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甚为召回制度从政府管理角度,是属于后市场监管已经有效的措施。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缺陷是无法避免,产品的安全是底线必须是监管。第三点召回手段目前来看,确实是产品安全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是必然选择呢?因为经济性社会成本最低性,这个是对制度的简要认识;

第二,从行业企业角度来看,召回制度是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力,召回制度有助于激发我们的企业技术改进的内在动力,有助于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这就是自我改进相互促进,共同改进的作用。

第三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召回制度确实是保护人身安全的管理手段。我们参照国外的核心研究表明,特定车型的召回率如果上升10%,这个车型的事故发生次数将下降2%。同时也有些统计说明,对于危险等级越高的汽车,通过召回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效果更为明显。

召回制度是舶来品,短短十年左右,整个制度体系建设情况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从法律法规、实施细则、操作规程来说,各方面都有设计,但是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法律法规来说,直接跟召回和缺陷管理有三个,一个是产品质量法,还有相关的法条规定产品召回要求,今年1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招回管理条例,就是国务院令第626条,这个是核心的推进缺陷产品的核心条例,第三个是我们的相关的规定。

第三个管理实施层面,召回和缺陷管理产品责任主体还是生产者,召回形式还是以主动召回为主。监管模式是后市场监管,而且是与中央实权对接。整个管理流程有调查分析,确认调查,过程监管以及效果评估。

技术支撑,缺陷产品管理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需要这么几个方面的支撑。第一是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撑,没有信息系统缺陷管理产品很难做下去,目前我们推进有备案相关系统,有投诉相关系统,召回管理的相关系统,而且下一步进一步跟相关部委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第二需要强有力的专家支持,除了我们中心专家,我们目前有500多名专家资源正在推进缺陷产品管理。第三实验检测水平,确定某一类产品必须有相关的检测水平支撑,目前由筹建国家汽车产品确认工程分析实验室,以及全国27家检测机构来支撑目前中国整个缺陷产品管理。

最后就是调查分析手段极为关键,目前正在推进和相关部门推进车辆深入调查信息,同时伤害调查也是极为关键,我们目前在全国11地、32家医院建立国家伤害体系,来支撑缺陷管理。

第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缺陷管理实施情况。

一是召回情况,从2004年到2013年8月31日,我们国家整个召回次数达到619次,数量整个召回1148万辆,大约是汽车保有量的十分之一。不管是召回次数还是数量,还是处于正向政府的趋势。

第二从召回总成分类,缺陷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电子电器是核心,第二是发动机,第三是车轮、转向、悬架。从召回次数来说,我们国家车身也是一点,这个跟制造工艺有高度的关联。

我们从2004年到2013年缺陷管理进行一个说明,有缺陷调查受影响的次数是60次,占总量的9.69%,说明什么呢?主动召回是整个召回的主体,召回数量达到316万辆,占整个的96.26%,所以加强技术监管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召回一千多万辆,但是我们跟美国数据相比还是比较大。我们从刚开始的召回次数比是1:20,数量比是1:25,2012年达到次数的1:5,但是数量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第五点我们看看中美的销量和召回比,目前来看平均而言我们的销量和召回率的比大致在9%+,而美国平均达到了118%。就是召回量已经超过了销售量。

最后大家很关注的一个点,就是召回的同步性,我们拿2010年中美召回次数对比,美国召回的和中国次数比较,基本波形是一致的,具有全球的同步性。

最后我简要就中国缺陷汽车发展动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是法规执行,汽车管理是多部门联动的重要工作,我们在法规执行层面加强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同时要联动。第二汽车生产者提供召回的社会责任,或者是诚信意识。

第二方面是法律法规是核心,我们配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我们10月1日的三包规定,也是后审监管很重要的措施。

第三方面认识到技术与研究的召回,技术标准的研制,以及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而加强车辆安全研究和宣传对于整个缺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汇报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