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首页-公告资讯-新产品公告-汽车统计-政策法规-专题分析-研究报告-摩托车统计-汽车新技术

支陆逊: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政策措施

2013-09-11 14:35:40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国际汽车发展论坛,因为汽车行业的国际化,这也是全球的一个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的水平,它的一个标志。中国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是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的步伐,相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显然是滞后了。但是比较可喜的是,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多的政府的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组织,来关注、支持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所以说最近几年,应该说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的进程在加快。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就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一些方面的初步想法给大家作一个交流和沟通,请大家批评指正。我想从三个方面:第一,告诉大家一个现状,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应该说是初见成效,但是我们跟它定性还是仍然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第二跟大家共同来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方面,我们到底遇到了哪些障碍?哪些困难?第三,政府部门,我们在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方面在创造的环境、规范公平竞争环境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和我们想着手在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个方面,讲一讲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国际化的现状,两句话,一个是初见成效,第二个是起步阶段,先是讲讲初见成效。我这里有组数据,就是过去的十年,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我们一般习惯用加入WTO以来这么一个起始段来做一个分析。过去的十年,我们的汽车产品,包括整车零部件,去年是七百多亿,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速度在30.9%,这个比全国外贸的出口平均的增长速度要高11个点,大家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说它初见成效。同时我们的汽车整车出口,如果说从2002年开始,当然以前也有一些零星的出口,但是真正的起步还是在2002年,从起不到突破一百万辆,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日、韩、德国他们从起步到出口突破一百万,所利用的时间都要长于我们的时间段,都在十五到二十年左右,这是一个量的概念。

同时我们出口的产品结构也是在变化的,在向好的方面变化,这里也有一组数据,2012年,我们的汽车产品出口基本上是达到了平均的售价,达到了1.35万美元一台,出口的平均价格也是在向上扬的,增长了将近5%,这里面为什么说我们的结构在优化呢?同时我们现在已经过渡到了从一开始以改装车为主,现在慢慢地过渡到了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的这么一个阶段。特别是我们的小轿车,我这里也有一个数据,在整个汽车整车出口的占比,从2001年的4.1到去年基本上是半壁江山了,它的这种结构,出口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

第二,为什么说初见成效?我们的自主品牌应该说目前尽管我们的附加值不是很高,目前还是主导,而且我们企业的集中度也是在提高的。去年我们自主品牌应该是出口的占比占整车出口占90%以上,同时我们汽车的主体,一方面是出口主体在下降,数量在下降,一方面我们的集中度在提高,我们前十名的出口企业目前它的出口量,自主品牌的出口量,占汽车整车出口质量,一百万辆里面已经占80%了,说明我们的集中度提高。

第三为什么说初见成效?企业国际化的这种意识,经营的意识在增强,特别是在国外布点、设厂也在增多。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摸底,到去年为止,全国有227家企业在15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4000个售后威胁点,应该说是基本上覆盖了我们出口的主要市场。同时我们有32个企业,在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30多个生产基地,说明中国的企业它已经慢慢地在出口,汽车出口开始在另外一个阶段发展。

尽管刚才有那么多的成绩,但是我们从一个国际的视野,特别是与德国、日本、韩国比较,我们这个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我们的规模还小,有几组数据,这是全球的数据,2011年,我们汽车整车出口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1%,德国占6.3%,日本占5.8%,韩国占10.3%。中国目前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汽车生产大国,但不是出口大国,这是唯一的一个。刚才是横向比,如果自己跟自己比的话,我们占自己的产量,我们两千万辆的产量出口几百万辆,也就是5%左右,但是德国产量的75%是用于出口,韩国65%是用于出口,日本的50%也是用于出口。所以说我们的出口还是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甚至我们跟金砖四国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巴西的产量的20%也是用于出口,印度的13%也是用以出口,所以说我们甚至跟金砖四国,我们整个出口的量在自身的产量里面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去年我们的整车出口,我们的平均单价是1.1到1.2万多美元,韩国一辆车平均出口的单价是2.2万美元,日本是3.2万美元,我们出口的单价相当于韩国的60%,日本的40%。特别是小轿车,我们小轿车出口的单价平均每辆是七千美元,但同时我们国内进口的小轿车的价格,当然不能跟大排量比,从1.5的排量到2.0排量的价格,大概平均价格是2.5万美元一辆。所以我们出口的价格相当于进口价格的1/3都不到,大家从这组数据里面可以看出,为什么刚才讲我们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第二个方面,我想跟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到底是哪些障碍?外部可能大家都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可能主要是外面的环境不太好,但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外部环境虽然趋紧,但是根本的制约因素还是在内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的环境确确实实不容乐观,一个是外需,外部需求低迷可能会是一个常态,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这里也有组数据,告诉外需的变化情况,日本、俄罗斯、东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增长都乏力,欧盟27国上半年的汽车销量下降6.7%,日本下降8%,韩国下降2.6%,菲律宾下降4.2%,巴西、澳大利亚仅仅增长4.8%和4.9%,外需可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是一个常态。

第二个,我们国家汽车产品的价格这种竞争优势削弱,将来可能也会是一个常态,而且这个态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为我们劳动力的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环境的约束,还有我们的汇率,我们的汇率是升值,但是我们竞争国家的汇率是在贬值等等的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产品原来的传统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三个,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会不断加剧,俄罗斯要对报废车辆增收报废的回收费用,包括厄瓜多尔、巴西都在分别使用配额,有些是要求在当地国产化率等等等等,关税和技术性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这块也会进一步加剧。

第四个,特别是跨国企业,跨国企业也在进一步加大对新兴市场投入的力度。因为我们现在的汽车产品的目标市场是新兴市场。一方面我们可能跟日韩的低档的产品竞争,同时也要跟跨国品牌在当地的产品竞争,今年还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们中国的外资企业也慢慢地在重视出口,而且出口增长的态势是比较快的。将来可能在若干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品,可能总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企业产品出口的结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刚才讲的这些都是外部环境,但是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可能更主要制约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我们也委托一些研究机构做过一些研究,从发达国家分析他们国际化发展进程里面,他们所经历的阶段,和他们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国外一般都是经历三个阶段,最初是产品出口阶段,第二个是境外投资建厂的阶段,第三个是跨国经营的阶段,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他们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法宝,我们也总结了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创新的力度加大,要开发出一些有个性化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产品。第二个就是国际化的在战略,日韩开始都是叫低质低价,到低质高价,都超高质量高价,都是这么一个阶段,我们现在还是走低质低价,而且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迹象显示我们这个阶段快走出去了。还有一个宝贵的经验就是审慎,前期的调查研究,前期的规划是比较透彻。还有一个就是产品超前的开发,对市场,对产品进入目标国市场作相应的适应性的改进。

所以我想大家把我们的状况作一些比较,我想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首先我们现在的这种单一的货物贸易方式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我们单纯的依靠货物贸易出口,不在当地建厂设点,不给当地的产业带来技术提升,不给当地带来税收,不给当地增加就业,总之你不给当地国带来扶持,所以他就要给你摩擦,他就要找你的麻烦。所以说这一点,我们单纯的贸易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它就决定了我们单纯的货物贸易方式的出口走起来是举步维艰。我们现在出口的量应该说90%以上都是通过货物贸易出口的方式,我同时给大家一组数据,丰田的出口量的50%是在海外生产,德国大众60%到70%也是通过海外生产实现的,美国通用是80%到90%都是通过海外生产,它直接到目标国去建厂设点,在当地销售,韩国现在50%也是在海外生产。所以说从这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比较出来,我们现在的这种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次就是我们在国际化的战略方面,刚才我已经讲了,日韩都是从低质低价到低质高价,到超高质低价,都是这么一个战略。我们现在不少企业是缺乏前期国际化的布局和规划,很多的企业出口的产品很散,简单的把有定单就当成有市场。

第三,产品开发方面,国外都是高度重视产品的开发,甚至是提前开发市场,我们现在这种适应性的改进,可能有些企业都做不到。所以说有些企业把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简单地销售到国外,产品根本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条件,人为地放大你的质量的问题。同时我们现在由于研发投入的不够,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也是很严重的,为什么我们有些市场,一个点我们大量的企业在那儿扎堆,因为很多企业都差不多的产品,替代性很强,所以没有什么特色,所以什么是竞争手段?价格,这里面就引出一个,打价格战,恶性竞争。

第四个方面,大家看看销售策略,销售策略日韩都是审慎销售,我记得我在一个论坛上也讲过,举过日本日产的一个例子,它1980年在美国建厂设点,它1974年就去做前期的调查,经过六年时间周密的考察,反复地调查,反复地做前期的准备,它进去了,可能我们有些企业出口就不会做得这么细致。

最后一个方面是服务,现在坦白说,我们现在产品只能出口到两百个国家,两百个市场,所以你这个量批量很小,也确实很难过渡过来,现在大量的是依赖进口商的境外网络。我们一方面产品质量本身一致性可能跟那些好的品牌比就有差距,再加上我们的服务跟不上,也是放大了我们的质量问题。韩国当年出口的时候,它为了弥补自己产品质量的劣势,他们就用服务来弥补,推出了两条,第一个是24小时的售后服务,24小时都可以服务,第二个是延长服务期限。前年我们做过一个摸底,对我们出口到秘鲁的汽车产品的一个摸底,90%都没有售后服务,都是委托给人家服务,所以你这个产品质量怎么能保证?

从刚才的这些问题,我想大家也能够有自己的一个判断,如果说我们自己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问题,我想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的空间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因为我们现在国际市场确实很大,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只占1.1,国际贸易这块,特别是我们对目标市场、新兴市场,去年新兴市场的销售汽车超过42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一半还要多一点点,新兴市场它对性能价格比更加敏感,所以说刚好是我们的汽车产品的优势所在,如果说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我们的前景还是有的。

其次就是我们自由贸易区谈判现在也在加速,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和31个自由贸易伙伴建立18个自由贸易区,其中已经确定签协议的贸易区13个,共涉及到20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我们,包括我们的汽车产品,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由的贸易环境,它的进入门槛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我们潜在的一个市场。我们整个汽车企业经过这些年的打拼,特别是有些经过这些年在国际市场的打拼,综合的这种竞争能力还是在提高的,包括国际经营的意识、理念、管理水平都是在提高的,所有这些都奠定了我们汽车产业国际化的一些基础。

第三个方面我想跟大家简单交流一下我们下一步的一些设想,应该说汽车产品它是中国比较少的出口前景比较大的,我刚才讲到了,占我们生产量的5%,占全球出口量的1%多一点点,中国现在有几百种产品出口量都是占全球第一的,想想看,没有一个像汽车产品贸易量这么大,但是同时占比又这么小的。所以说我们商务部应该说在比较早的时间,就已经通过对产品的遴选、分析,就确定了汽车产品它的这种出口的前景,并且把它作为一个重点产品来抓。这些年我们也跟有关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发展。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地创造更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研究出台一些符合WTO规则的一些政策措施,支持我们汽车企业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我们最近可能要做的是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进一步规范出口秩序,从2007年规范以来,搞出口自治以来,应该说我们出口的主体数量在大幅度减少,出口的价格在逐步上扬,应该说是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呢,现在还是主体过多,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广泛地征求出口企业和行业的意见,地方意见的基础上,也是逐步地在增加一些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一些条件,比如说我们可能将来会出口的生产企业,对你境外的维修能力,服务维修网点,维修服务的能力,也要作为我们的一个考察的一个因素,这个也是为国外的消费者,从他们的利益着想,同时也是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个,我们会更加积极地应对和化解贸易摩擦,因为贸易摩擦都是在我们部里面,包括产业的预警,产业安全,都是在我们部里面,我们也会会同有关司局,一个是建立我们的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同时有效地、及时地和一些中介机构应对国外的贸易摩擦,为我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还有就是我们可能会积极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的,包括一些商业金融机构的作用,来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加强汽车企业与各类金融保险的合作,搭建一些新型的融资保险平台。

最后,我们可能还会鼓励一些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建立一些联盟,加大对外的投资。同时支持企业在境外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地开展跨国并购,获取这个品牌核心的技术。同时我们也会利用我们部里面的一些多双边合作的机制,来推动我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