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入网须知|广告须知|在线客服|网站地图|网上提交|网上注销|English

  首页 >>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隆重开幕专题
冯飞:交通城市形态

2010-09-04 [ 字体: ]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关于城市交通和道路安全问题,这个表我给出主要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情况,北京堵车十分严重,450万辆车,拿去跟国外一比,东京800万,纽约800万,巴黎500万辆车。为什么北京的交通拥堵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我想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城市形态的不合理。问题不在路上,问题出在了我们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的不合理。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交通需求政策几乎是空白,就是买了车以后可以畅通无阻的行驶,没有任何政策对用车进行调整,这是我们目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我想讲进城市形态,我这个图是给出了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费的关系。显然密度越高能源消费越低,因为全球城市化模式两种典型的,或者说对立的城市化模式,一个是美国的分散城市化模式。以洛杉矶、休斯顿为典型的分散城市化模型。第二是日本东京的,叫紧凑型城市化模型,或者叫集中式的城市化模型,两个比较典型的城市化模式。

  那么那个图所显示的是,紧凑的模式显然比分散的城市化模型低的多。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想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非常关键,中国究竟是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为主?我们争论不休。我个人的主张是中国要学日本,发展紧凑型的城市化模式。但是紧凑性的城市化,我并不是主张向北京那样单中心城市化模式,而是城市群落这样一个城市化模式。这是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去改变这个城市化模式呢?改变城市形态呢?优化我们的空间布局呢?交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交通影响城市化,影响城市形态。交通和城市发展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比如我这个图给出了不同的交通发展的历史,决定了城市形态的变化。在1880年—1890年那个时候是以步行和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城市形态是同心圆的。城市的规模及半径是比较小的。到了有轨电车时代使得城市向外辐射,出现了放射性的城市化形态。到了汽车时代,大规模的郊区化,到了高速公路时代,城市服务中心形成。到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形成,促进了城市形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也就是说交通模式和城市形态这两种,绝对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而且交通如何建?可以用它来作为改变城市形态的一个手段。所以世界银行在世界范围内推了一个概念,叫TOD的概念,叫交通导向的发展战略,TOD的概念。

  我举一个例子可以理解的,比较好理解。像全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的,到苹果园,一直修到苹果园,我记得小时候在军事博物馆那个地区,离地铁沿线远一点都是郊区,但是地铁的沿线已经发展得很好。这就是一条地铁修出来之后,对城市形态改变的作用,就叫交通引领战略TOD的概念。

  所以我讲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工夫不在车,对车总量控制当然也是一种不得以的办法,但是工夫不在车,不在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你选择一个城市模式的问题。而选择城市模式、城市形态,从你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着手,这是要讲的一个观点。

 

 
打印文章】【保存此文章】【关闭窗口】【 发送给朋友
AutoInfo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介质擅自进行复制或镜像。
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反馈至info@catarc.ac.cn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成林道218号  信箱:天津市第59号信箱  邮编:300162 
信息资源:(022)84772803 传真:(022)24370547
合作热线:(022)84771576、84770772、84771242
津B2-20020089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1/06/24 12: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