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隆重开幕专题 |
张宝林: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
2010-09-04 [
字体:大 中 小 ]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 |||
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长安汽车股份总裁张宝林做了题为《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宝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还有媒体的朋友们,这个国际论坛讨论的题目是转型升级,我认为此时此刻谈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强的超前性、前瞻性,对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会有很强的指导重要。同时前面各位领导和各单位的发言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迪。今天我代表长安汽车做一个交流发言。 发言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演变的历程。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在思考,也在回顾,也在总结过去几十年当中,世界范围当中的汽车格局一些演变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纵观世界产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多次的转移和调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我们认为有三次大的转移: 第一次大的转移,我们认为是以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汽车产业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开始了规模化的 生产。 第二次转移,是以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为标志,汽车产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开始了精益化生产。 第三次转移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速了汽车产业向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转移的步伐,同时节能环保的趋势也加快了 汽车产业走低碳化之路。 我们认为,以上的三次大转移是比较有特色的。我们发现每次转移都推 动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每次转移都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每次转移都加速了汽车产业的结构调 整。简单地讲,汽车产业转移变化的途径是从规模化到精益化,再到现在往低碳化方面的发展。这是我们对国际 汽车演变的一个过程回顾。 第二部分,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内,中国汽车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到2009年,中国有168家整车厂家,纳入中汽协统计口径的有79家。这79家企业中,1万辆及以下的企业多达57家,产销占比仅3.4%,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当中过去形成的“多、小、散、乱”的现象,虽然现在有改观,但是我觉得现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从 最近几年中美两个国家整车的对比来看,我们认为最近几年,中美两国的汽车产销规模相当,但是中国的汽车 企业数量偏多,产业集中度严重偏低,同时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百强企业市场份额仅占整个行业的50%,远低于 美国、日本等国的集中度。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弱。一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研发投 入占销售额的比重来看,大部分国外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是3%到6%,而国内是平均1%到2%。第二是研发人员 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相对偏低,09年中国汽车行业占比不足5%,而跨国汽车企业集团一般在10%左右。三是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占比不高,09年国内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销量占44%,比例不高,最近还有一些下滑。 第三个问题是产业链不太完善。在前端,基础的研究比较弱,对于自主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支撑力度不够。中端的基础能力不强,与整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生产配套的设施、设备不发达。在后端,像二手车、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在中国应该说刚刚起步。如备件市场,中国只有15%,日本有80%;汽车租赁市 场中国只有17%,欧洲达到将近50%。 第四个问题是自主品牌不足,目前国内的汽车产业缺少世界级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地位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不相称。包括:自主品牌现在目前还是以低端市场为主 ,自主品牌的市场主体和增长主要是集中在A级和A00级市场,部分在B级,C级以上的很少或者没有;自主品牌 的规模有限,目前自主品牌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仍然没有达到100万辆级的规模的企业;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很低,自主品牌处于成长期、培育期,品牌的文化内涵需要不断沉淀,自主品牌的知名度、 美誉度、忠诚度都还不高,品牌的溢价能力还比较低。 第三部分,我们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 方向首先是规模化,首先也要有量的增加,由小变大,通过最近的20年、10年、近5年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未来二十年,前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会快速发展,后室年我们认为是稳定发展。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相信中国汽车的产销将保持全球第一。 规模化的另外一个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汽车企业的不断调整,不光是有量的增长,同时质量、品质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大而且强,必将催生我们中国出现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我 们认为到了十年以后,国内汽车行业当中会出现前几家企业销量占比将达到90%以上,集中度将 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规模我们认为以中国的市场规模,前几家主要的企业平均产销量规模可能 会达到500万辆,个别的优势企业甚至可以超过1000万辆。我们对未来也有一个比较积极的预测,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汽车的需求量肯定会超过4000万辆,如果把这个需求量变成产量,形成的产值将超过13万亿,形成的税收也会超过1万多亿,带动的就业会达到将近2亿人。 未来中国汽车的变化就是低碳化,低碳化也会成为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节能技术方面:包括我 们现在正在做的整车的轻量化、发动机的节能化、传统系统的高效化。有新能源技术:包括混合动力、燃 料电池和纯电动。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绿色驾乘、智能交通、低碳消费等方面,一定会在未来的十年在中国汽车 行业中,在市场上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还有一个方向是国际化,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将进一步增强实力,包括技术能力、竞争能力,也将会达到与国际汽车企业相当的水平,并且也将会走向世界,与世界先进汽车企业一道共同发展,这在未来十年中,我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也会做到这一步。 第四,是中国汽车企业调整的基本途径。 途径之一,我们认为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根本出路,必须要坚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自主管理和自主品牌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道路,整合研发资 源,要加快研发资源的集成,减少重复投入,同时还要依靠自主创新,坚持内生增长,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的转变。 途径之二,在未来还是需要加大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认为未来十 年当中,前五年由于我们目前汽车市场发展总体较好,各企业也有安排,前五年兼并重组的动作可能不会很大,后五年我们认为动作会很大,并且要经过扩张期、收缩期、调整期和稳定期,到了稳定期会有一个持续的发 展。在这当中,我们也认为推动的措施还必须继续需要国家和各个部委,还有汽车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推进,要坚持自己的战略和经营原则,不要简单为了并购而并购,就是积极而不盲目,同时还要实施大规模、跨地域,甚至全球化的兼并重组,还要加强经验的积累和风险管理。还要基于实体运营,而不是简单的 资本运作。 途径之三,整合全球资源。包括全球化的人才资源的吸引,全球化的技术资源的利用和全球化的管理资源 方面的学习,通过整合借助全球的优势资源,加速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途径之四,要强化品牌的培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特别是自主品牌,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最终检验标准。包括我们认为品牌生活方式,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品牌是高层次的竞争。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品牌的培育,同时政府及媒体要加强自有品牌方面的宣传,要率先使用自主品牌。同时还要夯实质量基础 ,要练好品牌内功,提升品牌的内涵。 我们认为,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就一定会实现。谢谢! | |||
【打印文章】【保存此文章】【关闭窗口】【 发送给朋友】 | |||
AutoInfo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所有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介质擅自进行复制或镜像。 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反馈至info@catarc.ac.cn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成林道218号 信箱:天津市第59号信箱 邮编:300162 信息资源:(022)84772803 传真:(022)24370547 合作热线:(022)84771576、84770772、84771242 津B2-20020089 |